大家都搜:
滜 zéhào
[zé]<br>古同“泽”,光润:“其色大圜黄~,可为好事。” [hào]<br>古通“嗥”,鸣,叫:“百草奋兴,秭鳺先~。”滞 zhì
停滞;不流通:~货。~销。~留。滯 zhì
1.凝積,不流通,不靈活:停~。~留。~銷。~空。呆~。~產(產婦臨產後總產程超過30小時者)。~針。~下(痢疾的古稱)。 2.遺落:“此有~穗”。漐 zhí
出汗的样子:《注解傷寒論‧辨太陽病脉證并治上第五》“遍身~~,微似有汗者,益佳。”漬 zì
1.浸泡:“醃漬”、“浸漬”。《三國志•卷二十九•方技傳•華佗傳》:“佗令溫湯近熱,漬手其中,卒可得寐。” 2.沾染。宋•陸游《醉歌》:“百騎河灘獵盛秋,至今血漬短貂裘。” 3.牲畜感染疫病而死。《禮記•曲禮下》:“天子死曰崩……羽鳥曰降,四足曰漬。” 4.積留在物體上的汙痕:“油漬”、“墨漬”、“汙漬”。漲 zhǎngzhàng
[zhǎng]<br>1.大水貌。 2.水上升。 3.指上漲的水流。 4.增長;積聚。 [zhàng]<br>1.瀰漫;充滿。 2.因情緒激動致面部充血。 3.鼓脹;膨脹。 4.同“脹”。身體內壁受擠迫而產生不舒服的感覺。漳 zhāng
用于水名、地名,如漳河(水名,在河北)、漳江(水名,在福建)、漳州(地名,在福建)。潌 zhì
潧 zhēn
古同“溱”,古河名。潪 zhízhì
[zhí]<br>水稍渗入土中。 [zhì]<br>水名。潴 zhū
1.(水)积聚:停~。~积。 2.水积聚的地方。澡 zǎo
洗(身体):洗~。擦~。~盆。澤 zéshì
[zé]<br>1.水聚匯處。 2.稱水草叢雜之地。 3.雨露。 4.特指土壤所含的水分。 5.濕潤;滋潤。 6.光亮;潤澤。 7.化妝用的脂膏。 8.恩德,恩惠。 9.指施恩德。 10.影響。 11.俸祿;祿位。 12.搓揉;摩挲。 13.指洗滌。 14.汗衣,內衣。後作“襗”。 15.宮名。 16.指澤蘭。 17.通“擇”。選擇。 18.姓。 [shì]<br>1.通“釋”。鬆散,解散。 2.通“舍”。澬 zī
1.久雨积水。 2.河名,即“资水”,在中国湖南省。澵 zhēn
古河名,在今中国河南省。濁 zhuó
见“浊”。濐 zhǔ
古同“渚”。濯 zhuózhào
[zhuó]<br>1.洗:~足。 2.〔~~〕形容山无草木,光秃秃的,如“~~童山”。 3.祓除罪恶。 [zhào]<br>古通“棹”。濽 zàncuán
[zàn]<br>同“灒”。 [cuán]<br>同“灒”。瀄 zhì
1.〔~汨〕水流冲击声,如“涛声~汨”、“~汨澎湃”。 2.〔泌(mì)~〕波涛互相冲击,如“偪侧泌(mì)~。”与小伙伴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