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薚 tāng
〔蓫~〕见“蓫”。薹 tái
1.薹草,多年生草本植物,茎丛生,扁三棱形,叶子很长,花穗浅绿褐色,生长在沼泽、水田里,叶子可用来制蓑衣或斗笠。 2.蒜、韭菜、油菜等生长到一定阶段时在中央部分长出的细长的茎,顶上开花结实。嫩的可以当蔬菜吃。藤 téng
1.蔓生植物名。如白藤、紫藤等。有的茎细长,柔软而坚韧,可编织。 2.泛指匍匐茎或攀缘茎。如瓜藤、葡萄藤。藫 tán
1.水苔,藻类植物。 2.海藻。藬 tuī
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蘀 tuò
1.草木脫落的皮或葉。 2.古書上說的一種草,根如葵而葉似杏,黃花,莢實。蘈 tuí
〔牛~〕羊蹄,一种草本植物,根茎入药。蘣 tǒu
1.好。 2.木苗出。虅 téng
〔停~〕妥当,允当。蚒 tóng
1.古同“彤”。 2.古同“赨”。蛈 tiě
〔~蝪(tāng)〕土蜘蛛。蛌 tún
“蛄”的讹字。蛻 tuì
1.蟬或蛇等脫下來的皮:蛇~。蟬~。 2.蛇、蟬等動物脫皮:~皮。 3.鳥換毛。 4.解脫,變化:~化。~變。蜓 tíng
见〔蜻蜓〕、〔蝘蜓〕蜕 tuì
1.蛇、蝉等脱皮:~化。 2.蛇、蝉等脱下的皮:蛇~。蝉~。 3.鸟换毛(脱毛重长):旧毛还没~完,就开始长新毛了。蜩 tiáo
古书上指蝉。蜪 táo
〔蝮(fù)~〕蝗的幼虫。蝏 tíng
〔~䗒〕一种长而狭的蚌。蝪 tāng
〔蛈〕见“蛈”。螁 tuì
1.虫名。马也。 2.同【蛻】。与小伙伴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