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芟 shān
1.割(草)。 2.除去:~除。苏 sūsù
[sū]<br>1.植物名(“紫苏”或“白苏”的种子,称“苏子”)。 2.指须头下垂物:流~。 3.昏迷中醒过来:~生。~醒。死而复~。 4.缓解,解除:以~其困。 5.特指“江苏省”、“苏州市”:~剧。~绣(苏州的刺绣)。 6.前“苏联”的简称。中国第二次国内革命战争时期曾把当时的工农民主政权组织称为“苏维埃”;把当时的根据地称为“苏区”。 7.姓。 8.见“噜”字“噜苏”。 [sù]<br>朝向:“~刃者死”。苫 shānshàn
[shān]<br>1.用草做成的盖东西或垫东西的器物:草~子。 2.姓。 [shàn]<br>用席、布等遮盖:要下雨了,快把场里的麦子~上。苼 shēngruí
[shēng]<br>古地名。 [ruí]<br>古同“蕤”。荗 shù
〔蓬莪~〕中药草名,多年生宿根草本,根状茎及根可入药。通称“莪术”。荪 sūn
古书上说的一种香草。荽 suī
见〔芫荽〕荾 suī
1.花蕊:“函~荴以俟风兮。” 2.芫荽。莎 suōshā
[shā]<br>多用于地名,如莎车(在新疆)。也用于人名。 [suō]<br>〔莎草〕多年生草本植物。茎直立,三棱形,叶线形。根茎叫香附,均可供药用。莏 suō
〔捼~〕两手相摩。莘 shēnxīn
[shēn]<br>1.莘县,地名,在山东。 2.姓。 [xīn]<br>莘庄(Xīnzhuāng),地名,在上海。莤 sùyóu
[yóu]<br>古书上说的一种水草。 [sù]<br>1.古代用酒灌注茅束以祭神。 2.酒器的塞子。莦 shāoxiāo
[shāo]<br>乱草。 [xiāo]<br>1.草根。 2.古书上说的一种草。莳 shìshí
[shì]<br>1.移植(秧苗):~秧。 2.栽种。 3.姓。 [shí]<br>一年生或二年生草本植物,羽状复叶,花小,黄色,果实椭圆形。嫩叶可以吃,子实含有芳香油,可制香精。菘 sōng
古时对白菜类蔬菜的通称。菽 shū
豆类的总称:不辨~麦。萐 shà
〔萐莆〕古代传说中的一种瑞草,大叶可做扇子。萨 sà
姓。萷 shāo
古同“梢”,树梢。葚 shèn
[shèn]<br>见〖桑葚〗。 [rèn]<br>见〖桑葚儿〗。与小伙伴分享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