大家都搜:
昇 shēng
同“升”。昚 shèn
(多用于人名)。是 shì
1.对;正确(跟“非”相对):一无~处。自以为~。实事求~。你说得极~。应当早做准备才~。 2.认为正确:~古非今。深~其言。 3.表示答应的词:~,我知道。~,我就去。 4.姓。 5.指示代词。这;这个:如~。由~可知。~可忍,孰不可忍?。~日天气晴朗。 6.联系两种事物,表明两者同一或后者说明前者的种类、属性:《阿Q正传》的作者~鲁迅。节约~不浪费的意思。 7.与“的”字配合使用,有分类的作用:这张桌子~石头的。那瓶墨水~红的。我~来看他的。 8.联系两种事物,表示陈述的对象属于“是”后面所说的情况:他~一片好心。咱们~好汉一言,快马一鞭。院子里~冬天,屋子里~春天。 9.表示存在,主语通常是表处所的词语,“是”后面表示存在的事物:村子前面~一片水田。他跑得满身~汗。 10.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或动词,连用两个这样的格式,表示所说的几桩事物互不相干,不能混淆:去年~去年,今年~今年,你当年年一个样哪!。说~说,做~做,有意见也不能耽误干活儿。 11.在上半句里“是”前后用相同的名词、形容词或动词,表示让步,含有“虽然”的意思:诗~好诗,就是长了点。东西旧~旧,可是还能用。我去~去,可是不在那儿吃饭。 12.用在句首,加重语气:~谁告诉你的?。~国防战士,日日夜夜保卫着祖国,咱们才能过幸福的日子。 13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凡是”的意思:~有利于群众的事情他都肯干。 14.用在名词前面,含有“适合”的意思:他想的很~路。这场雨下的~时候。东西放的都挺~地方。 15.用在选择问句、是非问句或反问句里:你~吃米饭~吃面?。他不~走了吗?。你~累了不~?⑾(必须重读)表示坚决肯定,含有“的确、实在”的意思:我打听清楚了,他那天~没去。这本书~好,你可以看看。昰 shì
同“是”(多用于人名)。時 shí
见“时”。晌 shǎng
1.一天里的一段时间:停了一~。前半~。 2.〈方〉晌午;正午:歇~。晒 shài
1.太阳把光和热照射到物体上:烈日~得人头昏眼花。 2.在阳光下吸收光和热:~粮食。让孩子们多~太阳。 3.比喻置之不理;慢待:把他给~在那儿了。晟 shèngchéng
[shèng]<br>1.光明。 2.旺盛;兴盛。 [chéng]<br>姓。晠 shèng
1.古同“晟”,光明。 2.古同“盛”,盛大。晱 shǎn
1.电。 2.晶莹的样子。暏 shǔdǔ
[dǔ]<br>明;显露:“珠玉不~乎外,则王公不以为宝。” [shǔ]<br>古同“曙”,天亮。暑 shǔ
热(跟“寒”相对):~天。中(zhòng)~。受~。寒来~往。暛 suǒ
明朗。曋 shěn
日所次隅。曑 shēn
1.古同“参”,参星(星名)。 2.姓。曙 shǔ
晓;天刚亮:~色。~光。曬 shài
见“晒”。書 shū
1.“书”的繁体字。 2.有文字或圖畫的冊子:“教科書”﹑“圖畫書”﹑“百科全書”。 3.信件:“家書”﹑“情書”。唐•杜甫《石壕吏詩》:“一男附書至,二男新戰死。” 4.文件:“證書”﹑“說明書”﹑“申請書”。《儒林外史•第十九回》:“卻因講親的時節,不曾寫個婚書,沒有憑據。” 5.字體:“草書”﹑“楷書”﹑“隸書”。《隋書•卷六十八•閻毗傳》:“能篆書,工草隸。尤善畫,為當時之妙。” 6.見“六書”。 7.姓。如清代有書綸。 8.寫:“請以中文書寫。”、“大書凌煙閣三字。” 9.記載。《周禮•地官•黨正》:“正歲屬民讀法,而書其德行道藝。”曻 shēng
同“昇”。朔 shuò
1.农历每月初一。 2.北:~风。~方。与小伙伴分享: